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
中国天气网>甘肃 > 沙尘暴监测 > 气象科普

防灾避险之“定风丹”

【字体:   2019-05-14 09:53:42   来源: 中国天气网甘肃站

  一、台风来了如何避险?

  1.尽量不要外出。2.如果在外面,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、广告牌、铁塔、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。3.如果你是开车的话,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。4.如果你住在帐篷里,则应立即收起帐篷,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。5.如果你在水面上(如游泳),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。6.如果你已经在结实的房屋里,则应小心关好窗户,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“米”字图形,以防窗玻璃破碎。7.如台风加上打雷,则要采取防雷措施。8.台风过后需要注意环境卫生,注意食物、水的安全。

  二、台风来临时人在户外该怎么办?1.如一定需外出,应尽量穿雨衣,不要打伞。2.尽量远离高大树木、棚子、架子、架空的电线等。3.不要在高墙、广告牌及居民楼下行走,以免发生重物倾斜或高空坠物等突发事件。4.避开高层施工现场,不可靠近塔吊或工地围墙。5.注意街道积水,不要在道路边缘或打着旋涡的路上行走,以免落入窨井。6.风大造成行走困难时,可就近到商店、饭店等公共场所暂避。7.看见倾斜及倒下的电杆等输电设施,要远远绕行,以避免触电。

  三、遭遇台风海上船舶怎么办,如何避航?

  1.台风来临前,船舶应听从指挥,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。2.万一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,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,争取救援。3.等待救援时,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,迅速果断地采取离开台风的措施,如停(滞航)、绕(绕航)、穿(迅速穿过)。4.强台风过后不久的风浪平静,可能是台风眼经过时的平静,此时泊港船主千万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,回去加固船只。5.有条件时在船舶上配备信标机、无线电通讯机、卫星电话等现代设备。6.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,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,或与陆地较近时,可以利用物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,如堆“SOS”字样,放烟火,发出光信号、声信号,摇动色彩鲜艳的物品等。

  四、逃离“危险半圆”

  在海上航行的船舶遭遇台风时,为了避免被卷入台风中心或中心外围暴风区,一般采取避航方法。船舶可根据台风的动态和强度不失时机地改变航向和航速,使船位与台风中心保持一定的距离,处于本船所能抗御的风力等级的大风范围以外。台风右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路线接近一致,右半圆风速比左半圆大;而且绝大多数台风都是向右转向,容易把处在右半圆的船舶卷入台风中心。因此在航海上把台风的右半圆称为“危险半圆”,把左半圆称为“可航半圆”。船舶在海上遇到台风时,应根据台风的情况和动态预报以及现场观测的风力、风向和气压的变化情况判明本身所在位置,以便采取适当的航行方法,尽快远离台风中心。

  判断船位的方法和应采取的航行措施如下:

  1.风向顺时针变化,气压不断下降,风力逐渐增大,此时船位是处在台风的危险半圆的前半部,即危险象限,应以船首右舷顶风全速航行。2.风向逆时针变化,气压不断下降,风力逐渐增大,此时船位是处在台风的可航半圆的前半部,应以右舷船尾受风全速航行。3.风向不变,气压不断下降,风力逐渐增大,此时船位是处在台风的进路上,应以右舷船尾受风全速航行。

  大风

  1.尽量减少外出,必须外出时少骑自行车,不要在广告牌、临时搭建筑物下面逗留、避风。2.如果正在开车时,应将驶入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。3.如果住在帐篷里,应立刻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。4.如果在水面作业或游泳,应立刻上岸避风,船舶要听从指挥,回港避风,帆船应尽早放下船帆。5.在房间里要小心关好窗户,在窗玻璃上贴上“米”字形胶布,防止玻璃破碎,远离窗口,避免强风席卷沙石击破玻璃伤人。6.在公共场所,应向指定地点疏散。

  龙卷风

  1.在室内,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。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门内抱头蹲下,保护好自己的头部。2.在楼上,特别是农村的楼房内,应立即转移到一楼。暂避到一楼比较坚固的桌子底下或厕所、储物间内。3.立刻离开危险房、活动或其它的简易临时住处。4.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。5.如果在汽车上,立即离开汽车,到公路旁的低尘洼地躲避,不要待在汽车里。6.在公共场所,要服从指挥,有秩序地向指定地点疏散。


编辑: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中国天气网”。
收藏此页】 【打印

相关新闻

    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帮助- 人员招聘- 客服中心- 版权声明- 网站律师- 网站地图- 商务合作- 广告服务- 手机版

    客服邮箱:service@weather.com.cn 广告服务:010-58991910
    Copyright©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(2008-2024)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    制作维护: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、甘肃省气象局
    郑重声明: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    京ICP证010385-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050053